有图未必有真相——8月辟谣榜综述

2022-12-07 0 609

 

近日,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根据网上数据监测和网民举报,对8月网络谣言进行了梳理分析。网络谣言趁“暑”而入,伴随着突发公共事件产生,与持续高温天气、自然灾害、局部疫情相关联,社会关注度较高。如“上海前滩出现猴痘病例”等社会安全类谣言、公共政策类谣言、生活交通类网络谣言纷纷“上榜”,激发公众的非理性情绪,扭曲主流价值观。

杜撰失实信息,干扰疫情防控。 八月份,局部地区存在疫情风险,各类涉疫网络谣言也“如影随形”,混淆大众视听。“海南海花岛隔离女童生病无人问津”发布者未核实事情经过,罔顾工作人员及时统筹协助、孩子已顺利就诊等客观事实,仅凭主观臆断捏造不实内容,制造谣言“病毒”;“23日0时起,西安实行封闭式管理”“三亚18日、19日不能进出”等所谓“封城”旧谣“改头换面”,引发恐慌情绪,严重扰乱网络公共秩序,对当地疫情防控工作造成了不良影响。“三人成虎”,当谣言“病毒”在暗处滋生、发酵,产生的破坏力不亚于一场飓风。

搭蹭突发事件,夸大负面影响。 个别网络自媒体为收割流量,借突发公共事件博眼球炮制谣言,造成不实信息传播。“四川龙漕沟山洪与堰塞湖塌方有关”“龙漕沟河道已被挖掉”等不实信息伪装成“独家新闻”,引发民众恐慌;所谓“上海前滩出现猴痘病例”系子虚乌有、耸人听闻。公众对公共卫生等领域的专业知识或未知事物的认识本就模糊,人心恐慌不安定因素也给谣言传播以可乘之机,加剧了谣言传播。

虚构社会“奇事”,制造轰动效应。 在谣言编造手法上,视频类网络谣言常常通过字幕加工等方式杜撰捏造,采用“张冠李戴”手法,并在传播过程中“添油加醋”,观者沉浸在网络谣言的氛围中而不自觉。如“两名男子骑摩托车横渡嘉陵江”这一“奇闻趣事”并非近期于嘉陵江拍摄,视频内容也未反映出“横渡”全过程,却能够误导观众信以为真;所谓“四川水域发现龙线虫”利用了人们的焦虑与恐惧心理,以讹传讹;“重庆嘉陵江被晒干”的说法既不科学也不严谨,部分网民带着戏谑态度误读误传,影响公众对真实世界的观察与体悟。

散布食品谣言,误导网民认知。 造谣者恶意捏造“山东招远一幼儿园给学生提供生蛆淋巴肉”等谣言,虚构事实,扰乱公共秩序。“10名新冠肺炎患者使用藏药治愈出院”等健康类谣言夸大实际效果,误导正确认知。“碱性水是能治病的‘健康水’”“食品添加剂对身体有害”则属于“反复出现反复辟谣”,看似是对身体健康的善意提醒,实为披上伪科学外衣的虚假信息。

互联网时代,有图未必有真相。针对上述谣言,有关部门、地方以及媒体进行了证伪、辟谣、政策解读和科普宣传。“道听而涂说,德之弃也”。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呼吁广大网民,增强辨别是非、抵御网络谣言的能力,不造谣、不信谣、不传谣,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共同培育积极健康、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,共建网络文明。

来源: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

监制:荆克

监审:董晓

编辑:周文婧

校对:贾玉韬

收藏 (0) 打赏

感谢您的支持,我会继续努力的!

打开微信/支付宝扫一扫,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,分享从这里开始,精彩与您同在
点赞 (0)

悠久资源 网络辟谣 有图未必有真相——8月辟谣榜综述 https://www.u-9.cn/webyunying/piyao/2743.html

常见问题

相关文章

发表评论
暂无评论
官方客服团队

为您解决烦忧 -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

  • 0 +

    访问总数

  • 0 +

    会员总数

  • 0 +

    文章总数

  • 0 +

    今日发布

  • 0 +

    本周发布

  • 0 +

    运行天数

注册会员,众多资源免费下载